• Sign
    After logging in, you can join:
    Track progress
    Record sync
    Disscussions
    Credits and gifts
    Sign InSign Up
  • Sign
取消
  • 数据中心
    • 全球大学
    • 海外专业
    • 职业库
    • 申请经验
    • Offer信息
    • 机构与服务
    • 不清楚查什么?在线助手 帮你查
  • 招生资源
    • 全球招生项目
    • Ph.D.直招
  • 背景提升
    • 发现好资源
    • 讲座
    • 公司实习
    • 科研实习
    • 公益项目
    • 更多资源
    • 更多提升资源,找小助手
  • 教育排行
    • 榜单大全
    • USNews 全球 2025
    • TIMES 泰晤士 2025
    • QS 排行2025
    • ARWU 排行2025
    • 参与排行
  • 做测评
    • 本科选校测评
    • 硕士选校测评
    • 博士选校测评
    • 职业测评
    • 专业倾向测评
    • 免费1v1定位指导,获得详尽报告分析
  • 诊断规划
    • GPS学业规划
    • 诊断规划专家
  • 工具箱
    • 留学费用助手
    • GPA计算器
    • 填网申插件
    • 国际教育指南
  • 社区
  • 客户端
    • 申请方手机APP
    • 国际教育小程序
    • 高考小程序
中
中
  • Sign
    After logging in, you can join:
    Track progress
    Record sync
    Disscussions
    Credits and gifts
    Sign InSign Up
  • Sign
  • Sign up
  • Sign in

海内外实习分享相关讨论_学业知识问答

+ Follow Followed

海内外实习分享26

20 questions

【本次守答待问活动已结束】  Hello 各位同学,本期我们问达社区的守答待问邀请到了拥有丰富海内外实习经历的郭同学,对于如何利用各类实习经历将自己打造成达人,郭同学颇有心得,首先来听下郭同学的经历。

本人大学本科并非理科强校,但我却在一个理工科专业。大一大二期间不务正业,但好在成绩不差,基本保住了老底;从大二暑假开始积累了多段实习和科研经历。

  • 大二暑假跟了一个课题组跑到青藏高原浪了一个月,回来后发了一篇中文的论文,虽然比较水,但是也揭开了我各种实习和科研的序幕;
  • 大三下学期在北京某本土NGO实习,对公益服务相关的实习有了更深的见解;
  • 大三暑假我在加拿大UBC的暑期科研实习,在那里对国外的科研有了认识,也深刻的体会到国外科研与国内科研的一些差别;
  • 后来大四DIY申请留学去欧洲读Master,已经拿到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硕士的录取。

回首自己的修炼之路,总算也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和经验,尤其是在申请海内外实习以及通过实习来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认知水平方面,也希望自己这些经历和认识能帮助到各位对实习、科研或者提升背景出国感兴趣的同学。也许你也想知道:

怎么在国内寻找NGO实习机会?

在加拿大暑期科研实习是什么样的感受?

如何寻找海外的暑期科研机会?

本科期间怎样发论文?

如何挖掘自己实习经历中的亮点?

欢迎大家向我提问,我会热情与大家分享我的经历和心得!

【本期守答待问自2016年5月13日开始,至2016年5月20日结束,期间郭同学会坐镇问达社区,欢迎各位小伙伴前来交流,有问必答!】

请 登录 后发布您的问题
Share to:
NewUpdatedHotTop
如果要去枫叶国的话,从出国到回来,要多长时间?大概是几月份?会不会占用上课的时间?

dada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我的实习项目时间是12周,要求学生是大三(即将毕业),国外学生5月、6月到加拿大的比较多,中国学生基本上都是在6月、7月去的。由于开学是大四,所以很多人选择考完期末考,大四开学晚点回来的形式。基本不会耽误什么课。如果时间不允许,好像可以申请提前两周结束,共10周。
6
能简单说说你申请ETH的经历吗?

dada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我是DIY申请的,因为觉得中介服务在欧洲学校方面不是很完善。11月考完GRE后,我碰巧知晓并报名参加了申请方的免费的留学申请集训营,简直就是扫盲的的存在啊!后来自己写文书,找师兄师姐修改,还有申请方的老师也对我的文书有一对一的辅导。最后,使用了Mydocumate的文书润色服务。申请时间上,ETH的截止时间较欧洲学校早,网申截止是12月15日,12月17日所有材料要到齐。不过和美国的学校时间差不多。欧洲硕士不需要陶瓷。ETH申请步骤比较繁琐,要你写所有大学课程的描述,还有逐一复制粘贴到网申表格中。需要公证高中毕业证或者有高中学校盖章的英文翻译件。而且,所有材料要纸质版寄过去。具体可参考官网哦,很详细:https://www.ethz.ch/en/studies.html想申请ETH?可以咨询申请方的客服,网页端和APP都有,有问必答,知无不言,特别好使,关键还免费。
5
去加拿大做科研怎么申请啊?

dada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我走的项目是由加拿大Mitacs组织的项目,鼓励第三国家的学生来加拿大做科研、读书。如果研究型硕士或PHD还来加拿大,还会有后续的fellowship奖学金。敲门砖的感觉,可以拿外导的推荐信,另外自带funding,很多教授会喜欢的。这个项目和国家留学基金委合办的,当时网申有初审、选项目、导师选择好几轮程序,不过主要是加方在审。基本上每个月一个步骤,时间倒是占用不多,前前后后三四个月吧。有奖学金,可以涵盖生活费、机票。另外,你也可以自己联系心仪的教授、实验室。简历丢过去,只要你够强,免费劳动力机会还是蛮多的。当然,给不给你工资要看老板,机票肯定要自己出了。加拿大很多项目也是陶瓷的,就当自己提前出手啦。
9
去欧洲的话,从金融跨专业到工程,难度如何?

dada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具体的我说不清,你可以尝试,也说不准。但是,欧洲学校应该比较看重匹配度的。如果大学里很多课有重叠、相关,会好些。决心要转的话,你可以在多做一些准备:尽可能在学校里跨选一些相关的课,或者你辅修一个工程专业;现在有很多大学再开网络课程,课程平台有coursera等(coursera提供付费的结课证书,还蛮推荐的);可以找相关的实习、工作来弥补;找工程方面的老师的推荐信,在ps中大力写出自己的热情。加油哦~
2
锅内做科研,boss会发工资吗?发的话大约能发多少?

dada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这个不一定。在课题组的话,有些老师会发劳务费,但是,也有不发的哦。我目前在的课题组,本科生每月400。研究生的话,博士比较高1500到2000,硕士生1000左右,发文章会另有补助。听说,在中科院等科研机关读研,工资会高一些。如果申请本科生科研基金、国创等,每个项目会有一定的基金,几千到一万多吧。
8
如何寻找海外的暑期科研机会?

dada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官网类:自己学校的国际交流处、网站,想去的学校的网站检索类:论坛、贴吧(寄托、一亩三分地等),微信、微博(很多小伙伴很喜欢晒晒自己的经历,还有各种交流中心),申请方好像也有一个这样的模块毛遂自荐:发简历给心仪的教授,问他需不需要一个来自中国的热情踏实的research assistant
7
如何挖掘自己实习经历中的亮点?

dada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首先,你要把实习当回事,认真去做,才会有内容、有亮点。其次,我觉得文书的操作性还是很强的。在写简历就是几句话表达核心思想,可以采用 PAR陈述法 (参考自乔布简历):PAR 即 project,activity,results的缩写,PAR陈述法的核心内容就是使用确切的动词来描述你能体现能力和成就的经历 。如果是想写在ps里,那这段经历自然是对你有很大影响的。这就要你在做的时候有所思考,并且这些思考能够展示你的热情、你的动机、你对现状的了解和对未来的规划。其实,写ps也是写作文,你总是要现有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的,然后将你的经历套进去。 最后,如果你觉得找不到亮点,完全可以和朋友、同学、前辈、老师交流讨论。可能很多在你眼中是理所当然的普通事情,在别人眼中,却变成了你的优点、强项。不知道我有没有正确理解你的问题,嘻嘻 。◕‿◕。 
9
【Tips】海外找实习究竟难不难?
去加拿大做科研跟在国内做科研有什么差异呢?

dada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我在UBC的科研经历属于research assistant的性质,实验室里也有几个大学本科生,趁暑期做RA。但是,明显感觉到他们是把RA当作工作的。虽然实验室都是自己选的,大家感兴趣是当然的,但是,他们每周都有工作时间,比如全职是40小时,兼职是20小时,大家每天都会写好自己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帮硕士、博士干活,真的只是当作工作。出野外的时候,也是每天八小时的工作,其余时间,可以在露营地游泳划船。不像国内,拼死拼活,早出早归。如果本科生有项目要做,或者做毕设,当然是做自己的事啦。另外,没有国内师兄妹的感觉,大家直呼其名,想要别人帮忙做些事,要提前询问一下。很多人也只是把实验室当作工作地点。工作结束后,就各自去玩耍啦。至于水不水,就要看了。国内也有不水的项目、不水的人。做RA想要有成果,可能不容易。国外的老师、学生,也不是那么热衷于发文章。作为本科生,有科研经历就很好的,不一定要成果。实验室里的硕士,也还蛮自由,可以选择一段时间全做完,也可以每天工作几个小时。PHD比较辛苦,当然也是真爱呀,常常很晚还在实验室。实验室还有个博后,写文章难产中,就去维多利他岛度假写文章去了。看专业和实验室,老师手里如果funding较少,开学后要做teaching assistant。
10
想申请欧洲master的话,对于科研经历是不是很看重?

dada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德国的话,我觉得科研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相比之下,课程匹配度和大学成绩比较重要。其次,才是科研和实习。如果在公司工作或者实习,会加分哦。他会认为你对行业比较了解,而且还有兴趣,那自然有很强的动力。欧洲的学校大概都很看匹配度、成绩,不少小伙伴申了同一个学校的多个项目,匹配度高的项目,被录的比较多。
4
在那里可以看到NGO的信息?参加NGO有什么要求?

dada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我是通过“中国发展简报”这个网站来检索实习信息的,里面有很多NGO的招聘,投简历过去,被选中的话,会有跟你联系相关的面试事宜。地址如下:http://www.chinadevelopmentbrief.org.cn/另外,可关注自己比较感兴趣的NGO的网站、微博、微信工作号,如果需要实习生,会有相关的链接、推送。也可以关注一些服务性质的平台,比如大学生赛事咨询,会有很多有意思的比赛、游学、实习、项目的推送。很多导师也是有资源的。我的某个同学就是老师推荐去实习的,顺便为毕设收集资料。。。NGO实习工资一般不高,时间上一般要求一周3天,最好能坚持3个月。门槛不高,工作也很是基础,专业性不强,工作人员都很亲切。想去就去尝试吧。
3
去欧洲跟去美国有什么不同?国内每年去ETH的能有多少人?

dada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我只是在加拿大做过科研类的实习,没有在美国生活、上课。这一点我可能不太了解。ETH大部分硕士专业,都有将近一半的外国学生,外国学生中有1/3是非欧盟的学生。中国的学生应该不算太多,但是好像有扩招趋势。中国人的话,每个专业的分布不均,有些专业会有三四个,有个可能只有一个或者没有。寂寞的话要看人吧。美国大农村,可能也没啥好玩的。你当然可以创造自己的小世界啦。
23
经验分享! 国内双非、非一二本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如何申请到名校Offer
留学生找实习怎么找?

赵荣荣

“留学生找实习怎么找?”是不熟悉国外工作环境的留学生常问的问题。在国外念书念到第二或第三个学期的时候,对周边环境没有了太多的抵触感。可能很多同学会选择在这个阶段跃跃欲试,找份实习。毕竟一份含金量较高、实习期较长的海外从业经历,无论是对归国党还是打算常驻海外的同学来说,都是十分有价值的。不得不承认,留学生海外找实习找实习确实是个挑战。下面总结一些留学生海外找实习的建议吧:1.简历简历直接决定你能不能争取到面试机会。写简历时需注意:①保证整个简历使用标准的美式英语或者英式英语。最常见的比如在单词拼写里面,-ou和-or混着用。很多童鞋可能觉得,这根本没啥区别,但是类似的书写习惯错误在外国人看来就是说不出的别扭。②个人信息。还有一个隐形的习惯,好多童鞋可能忽略。那就是我们习惯把证件照、性别、年龄等个人小信息一股脑写在简历的醒目位置。事实上,部分海外公司可能并不是那么希望在简历上看到你的证件照。甚至部分地区本着鼓励用工单位平等招聘,抵制性别歧视的意图,比如香港地区,就不提倡在简历上注明性别。③简历修改。写完简历,接受专业的咨询服务。你会发现总是有那么擅长修改简历并乐于帮助别人修改简历的人存在。2. 充分利用人脉,寻求有效的内部推荐或外部推荐别羞于麻烦业界大佬或者你所能接触到的任何管理层。成功人士并没有像大家想象中的那么不好搭讪,有句话叫“人脉都是麻烦出来的”,虽然不能苟同,但掌握好分寸,还是能从大佬们那里获取不少指点的。相信大家都了解外企单位比较出名的内部推荐制度。而靠着积极利用人脉的精神和脸皮,可能赚到不少好处~3. 如果你的人脉充分,请他们帮你留意机会就着事实来说,如果英语口语并不过关,而硬要在群面里一分高下,是件比较痛苦的事情。比如,很多大公司的公开暑期实习招聘,即使是对local来说,竞争一如既往的激烈。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机会在哪里呢?答案是人脉。避开暑期实习跟竞争者们正面交锋。不少单位往往会临时起意招聘实习生,这个时候,如果有学姐学长可以直接把信息发在校友群里,那这就是大家的机会。总之,不管是自己去找还是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找实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掌握应对实习的技巧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是留学生要回国找工作,可以看下面这篇文章:https://www.applysquare.com/topic-cn/iYwm4ZRtiL/更多实习找工作有关的问题和信息,可以看下面链接:实习是什么?大学生需要实习吗?如何找实习?
1
在寒暑假怎么才能找合适的实习或者项目?

未曾至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首先明确你的求职目标,你要找什么岗位的实习,是技术的还是非技术的。如果是技术类,你是准备做前端还是后台,准备做算法还是移动端开发。如果是非技术类,你是想做产品还是运营,是想做销售还是人力资源。明确自己的求职目标后,之后要做的就是准备,准备,再准备!(重要的事真的要说三遍,如果你都不准备,难度指望机会从天上掉下了吗?)具体怎么准备呢?搜集招聘信息。可能的渠道包括但不限于学校BBS、学校就业办网站、大街网、前途无忧、实习僧。其中尤其要强调的是学校BBS和学校就业办网站。对于211以上的学校,这可能是最有效的求职信息发现渠道。学校BBS上可以发现已毕业师兄师姐的内推帖子,通过内推不仅可以免去笔试,还给自己增加了一次应聘机会,Why not?至于学校的就业办网站,它的好处就是会展示企业到学校开宣讲会的行程,你可以快速获知你感兴趣的企业什么时候来学校宣讲,以提前做好准备。简历制作。招聘信息搜集好后,就可以进入简历制作阶段了。一方面你仍需要搜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简历模板、符合你应聘岗位的优秀简历搜集。另一方面你需要梳理自己的经历,把自己的经历用最合理的方式在简历中呈现。简历制作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不要指望一份简历走到底,针对不同公司不同岗位,最好做针对性的调整,让简历和公司、岗位尽可能匹配。笔试准备。简历投递后的当务之急必须是笔试准备。该刷题的就刷题,该coding的就coding,这一关是一场硬仗,很多人都是倒在笔试这一关上,所以必须格外重视。另一方面,笔试作为和传统考试类似的存在,对从小就身经百战的我们而言,只要准备充分了,通过应该不是太难。面试准备。通过笔试后,就是面试环节。面试的准备就比较复杂了。首先是自我介绍的准备。如果是技术类,准备一次就好(最多针对外企做一个英文版的自我介绍),但如果是非技术类,你就需要准备群面自我介绍,单面自我介绍等多个版本的自我介绍,每个版本的时长和侧重也不同。随后是面试流程的熟悉,你需要了解你的整个招聘流程包括几轮面试,每轮面试侧重点在哪儿。举个例子,腾讯的产品面试包括4轮。第一轮是群面,主要考察团队协作和团队解决问题能力。第二轮是专业面,主要考察你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素养。第三轮是总监面,主要考察你的视野和潜力。第四轮是HR面,主要考察你的个人背景、性格以及和公司的匹配度。针对每轮面试的主要考察点,你可以搜索面经,尝试回答面试中常见问题的方式来准备。面试复盘。每轮面试结束后,及时对这轮面试进行复盘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梳理下本轮面试中面试官问了哪些问题,我是怎么回答的,哪些回答的不错,哪些没达答上,哪些答得不好。通过不断的面试复盘和总结,一方面是积累了面试经验,另一方面也锻炼了自己的总结分析能力,以为下一次面试做准备。回到1,继续迭代,直到找到满意的实习。以上。
13
本科期间怎样发论文?

dada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首先,你要下决心开始科研,这是要付出 一些时间的,还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其次,你要有自己的项目。申请本科生科研基金、北创、国创,就会有一个自己的题目。当然,你也可以在课题组做事、打杂,渐渐你的能力提升了,导师会安排你更多工作。也有可能师兄师姐发文章,带着你的名字。最后,你要摆正心态,不要急于求成。并不是每个人在实验室待上一年半载,就能有文章的。这个要看导师的选题和对于发文章的热心程度,要看你的实验结果是不是理想,还有很多其他因素。而且,本科生如果能发SCI的一作,就算很牛了。可能大多数都是被带的。(个人的一点体会。。。
4
在青藏高原搞科研,感觉如何?

dada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哈哈,每个人对于出野外的喜好程度都是不同的,而且要分专业哦。像有些专业,比如地质学、生态学的某些队伍,就是哪里没人去哪里。出野外挺辛苦的。每天午饭都是馒头咸菜,有时候连咸菜都没有,我会乱讲?住的是县城里唯一的宾馆,还要回避床单被罩是不是很久没洗了的问题,我会乱讲?为了赶时间,连夜开车走山路,荒郊野岭的加油站不能乱开车窗,我会乱讲?(。・`ω´・)吐槽结束。即使条件艰苦,却还是有人前赴后继的前往那里啊。那里有最原始的资料,最淳朴的民风,最美丽的记忆。每天低头数草,抬头仰望白云雪山。某天晚上,出野外回来,看到天边大大的白色月亮,再累,也是很激动的。在管理站和维吾尔族小朋友在海陆两栖车上玩枪战,估计也没谁啦。当然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野外工作也只是科研的开始。回来要在实验室储量大量的植物标本、土样,处理数据。那时候,就又有可能想撞墙了:要是当时少浪一点,再采些样,多好啊!其实是一样的,任何科研都是需要采集样品、处理数据的,只是这次的工作地点是在美丽的青藏高原上,嘻嘻。
9
案例分享|双非想进哥伦比亚大学,可以这样做!
Ask
Top answerers
dadaG
Answered: 14
Send message Followed
核子导弹
Answered: 5
Send message Followed
for mit
Answered: 1
Send message Followed
未曾至
Answered: 1
Send message Followed
我最可爱了
Answered: 1
阳光下的孩子,风雨里的大人
Send message Followed
Scan the QR code
to download the ApplySquare APP
About Us
  • 平方创想
  • ApplySquare
  • SquareStrategics
  • 北辰PolaRise
  • FutureSquare
  • 站点地图/Sitemap
  • Futuresearcher
  • Nebulas
Features
  • 随心查
  • 放心问
  • 安心选
  • Q & A
  • Institutes
  • Majors
  • Programs
  • Academic Opportunities
  • Case
  • Solution
  • Abroad assessment
  • Academic GPS
  • NCEE Assessment
  • Enrollment mark line
  • Mentor Square
Contact Us
  • 机构合作
  • Contact info
  • User Agreement
  • Privacy Policy
Scan the QR code
to download the ApplySquare APP
User Agreement|Privacy Policy
京ICP备 14012557 号 -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28 号
中
@ ApplySquare/User Agreement/Privacy Policy/ 京ICP备 14012557 号 -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28 号